4700大卡进口煤价格报收531元/吨,环比下跌了3元/吨。
★山西10月份铁路外销煤炭情况据25日中国煤炭新闻网数据显示,山西省2017年10月份铁路煤炭外销2570.5万吨。五、政策与重点新闻★发改委:将出台政策加快煤电联营步伐11月21日举行的2018年度全国煤炭交易大会上,21家煤炭企业与31家煤炭用户企业签订了中长期合同。
本期省内主要煤企炼焦精煤价格维持稳定,吕梁、长治、临汾地区个别地方煤企下调焦煤价格30-105元/吨不等。省内煤矿普遍按需生产,部分地区煤矿出货略有好转,山西焦煤集团签订2018年长协合同对市场产生一定支撑作用。三、下游方面本周国内制造业市场延续良好态势,合成氨市场成交稳定。目前正处于供暖季初期,下游库存仍处高位,用煤需求并未明显释放,加之环保政策及错峰生产效应叠加,市场煤销售情况整体较为低迷。下游煤耗需求平稳,港口环节库存量供给充裕,贸易商下游销售压力增大促使煤炭到港发运积极性受限,产地供给宽松促使市场价格持续下行。
据易能交易调研得知,本周,鄂尔多斯煤炭价格持续下行,其中,南部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等地区中高热值粉煤降价幅度较大,煤矿降价在10-20元/吨,高热值块煤价格也明显下降,降价幅度为25-35元/吨。钢坯市场相对稳定,价格坚挺。煤炭日耗上行导致火电厂煤炭库存快速下调,周内最低下探至1210万吨附近,煤炭库存可用天数最低降至18天。
最后,尽管在取暖季刚性需求下,动力煤价格仍有一定支撑,但是,由于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建材、化工、冶炼等多行业用煤需求减弱,加之明年1月将迎来电煤传统需求淡季,因此我们对明年1月价格预期并不乐观。四季度电煤需求复苏电煤需求提振市场价格。近期,随着电煤需求的复苏,动力煤期价上行,但在供应能力改善的背景下,动力煤期价反弹空间受限。其次,在11月下旬的全国煤炭交易会上,2018年煤电长协谈判落下帷幕,2018年长协基准价与2017年持平,为535元/吨。
首先,11月以来,主产区煤矿逐渐恢复生产,产区库存攀升,部分地区甚至有顶库现象,加之大秦线秋季检修已经结束,铁路运输能力加强,港口煤炭调入量增加,港口库存稳定,截至11月29日,秦皇岛港口库存680万吨,高于往年均值水平,供应能力改善。截至11月29日,沿海六大集团火电厂煤炭日耗65.90万吨,高于近年来均值水平,并且,我们根据历年四季度火电厂日耗数据走势以及煤改电等政策影响分析,预计12月电厂煤炭日耗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间
下游需求方面,受强冷空气来袭和水电趋少影响,多地电厂负荷继续稳中攀升。近期来看,供需最差的11月即将过去。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增加,电厂增补库存需求小有释放,此情绪传递至北方港口,带动贸易商操作积极性。支撑煤价上涨的主要逻辑在于旺季民用电需求上升以及因北方限产导致南方地区工业用煤用电量上升,短期来看,旺季用煤需求以及对运输的担忧对煤价将形成支撑。
由于未来长协执行监管化,或将助推行业均价维持在较为稳固的价格带运行。港口方面,动力煤市场止跌企稳的迹象明显。最近一周,环渤海港口煤价小幅上涨,而矿区坑口价格,在产能持续释放之下产量处于高位,价格稳中有跌。证券日报消息,据了解,年度长协价仍由基准价+浮动价组成,而基准价与2017年不变,为535元/吨。
数据显示,截至11元月8日,秦港库存685(12)万吨,曹妃甸港库存262.3(13.9)万吨,京唐港库存345.4(0.5)万吨,黄骅港208(2)万吨,广州港225.5(8.15)万吨。光大证券分析认为,港口动力煤价格企稳反弹,超市场预期。
大型煤炭企业的长协销售比例可能会从80%提升至90%。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港口和电厂库存仍处于相对高位,库存高企以及产地煤炭供应宽松制约了煤价的上涨空间。
随着天气变冷,港口需求和活跃度在较明显增加,且未来电厂日耗量仍会增加,挺价的因素在逐渐增多。截止11月27日,沿海六大电厂库存合计1218.1万吨,较上周同期减少71.3万吨或5.5%,日耗煤量为65.4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1.7万吨或2.7%。晋北地区整体暂稳,个别矿有所下调。开源证券分析指出,从行业长期基本面来看,我国煤炭产能依旧较大,煤炭产能过剩的局面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在区域能源结构改革和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下,煤炭价格将向着一个相对均衡下的价格靠拢,或维持在550-600元左右区间波动。对于明年的煤价,业内都预计将进一步回归合理区间,煤超疯这种现象恐不会再出现。随着长协合同量占比的提高,2018年煤价将会缓跌。
中银国际证券最新研报指出,目前港口煤价初现企稳。不过目前成交仅在贸易商间展开,电厂仍然依托长协煤保航护驾,对市场煤采购积极性有待提高。
存煤可用天数为18.6天,和上周相比,减少1.6天。而从过去5年的日耗量看,12月比11月平均增长10%,而今年即便供应环比有小幅增长,需求的增长仍会大于供应的增长,预计12月供需是向好的趋势。
当前,国内动力煤市场行情有所分化,市场整体延续跌势,但局部区域小幅上涨。另外,日前,神华集团、中煤集团等煤炭企业与国电集团、华电集团等电力企业分别签订2018年中长期合同,签约量达到1.3亿吨。
产地方面,近日,主产地市场仍然维持弱势。鄂尔多斯整体仍保持下跌趋势,煤矿反映近期车辆增多,矿上库存减少。分析指出,现阶段的供需矛盾主要集中在港口,要使当前的煤价走稳,还需要继续集中力量加强港口调运,想方设法使已有的煤炭产量变为有效的市场供给,以实现保供稳价的调控目标。陕西榆林地区跌幅较大
目前,煤炭市场仍处于调整期,12月份煤价或在调整中逐步回归至合理区间。签订中长期合同有利于生产组织,减少供需波动,对稳定煤炭市场是利好因素。
近期,煤炭需求格局更趋宽松,煤炭供应较有保障。业内人士指出,临近年末,保供稳价政策进一步显效,强化长协煤供应、促进产能释放、防范囤煤与哄抬价格的政策合力正在形成,对煤价降中趋稳起到了较强的导向作用。
以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为切入点,构建煤炭供需双方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定市场预期,确定数量和质量,明确基础价格+浮动价格的定价模式,达到了煤炭供需双方互利共赢、两放心的效果。11月21日,一年一度的全国煤炭交易会在秦皇岛举行。
这次交易会对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全国范围取暖用能需求的增加,煤炭冬季消费高峰逐步临近。据了解,此次会议邀请了全国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相关部门、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煤炭生产、运输、销售、消费企业等,围绕2018年度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和产运需衔接工作,打造创新高效、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煤炭交易新平台,促进煤炭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据了解,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将在2017年12月上旬前完成2018年合同汇总工作,铁路方面将在2017年12月中旬前完成对跨省区煤炭运力的配置,对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购销合同签订和录入网络系统的,原则上不再保留运力。
全社会煤炭库存减少1亿吨以上。建立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是多年来持续推动煤炭市场化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既是市场价值规律的体现,也是体制机制保障,更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大进展,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
煤炭库存继续支撑消费方减缓与压价采购,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看空预期。煤炭市场化机制基本确立。
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煤炭净进口量为2.2亿吨,同比增长12.8%。